云南省文山市新平街道庄子田村:以乡风之变助推和美乡村建设
云南省文山市新平街道庄子田村位于文山城东南部,属纯彝族聚居村寨。庄子田村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石漠化占80%以上,人均耕地面积不足1.9亩,群众内生动力弱,经济发展、乡村全面振兴面临巨大困难。近年来,庄子田村坚持从乡风抓起,从群众的思想抓起,培育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通过文明乡风、移风易俗让文明浸润乡土,聚干群力量,激发群众内生动力,不断刷新乡村颜值,实现乡村全面振兴与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推进,谱写农村移风易俗新篇章。
庄子田村村貌
“小投入”带来“大变化”
从前的庄子田,污水横流、垃圾遍地,只将就、不讲究,环境“脏乱差”问题较为突出。为了改善群众生产生活环境、发展绿美产业,村内实行网格化管理,制定小组干部包村、党员包片包户、群众包路段的“三包网格责任制”,将整村划分为8个党员责任区,由8名在村的年轻党员分包联系106户群众,包片党员负责挂包群众的思想动员、政策宣传、室内外卫生监督、矛盾调解等事宜。并借绿美乡村建设之机,采取集体出资、争取补助、群众投劳的方式,安装路灯88盏,修复排污管网及排污管道7.3公里,为提升村子管理能力,集体出资安装了36个监控摄像头,对全村情况时时监控,哪家的牛粪没及时铲,哪家乱堆乱放,通过屏幕一览无遗,管理智慧了,环境干净了,治安改善了,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幸福感也提升了。
环境美化后的庄子田村
“小村规”约出“大文明”
村子美了,怎么美得长久又是一大难点。随着越来越多人到庄子田采摘仙人掌果,庄子田又把大家的心聚到了一起。为保持村内干净洁美,村民主动提出重新修订完善村规民约,把“道路定时扫、牛粪及时铲、庭院每日清”纳入村规民约范围,以签字按手印认可方式引导村民自觉遵守,党员干部带头执行,村规民约从“要我遵守”转变为“我要遵守”,昔日“脏乱污臭村”变成了今日的“洁净绿美村”。同时村里还组建了爱心服务队,把村内妇女集中起来,根据村内需求,不定期开展环境大扫除、困难帮扶、政策宣传等志愿服务活动,得到群众广泛认可,得到街道、社区点赞。如今的庄子田干净整洁、推窗见景、满眼皆绿、焕然一新。
庄子田村村规民约。
“小资源”变成“大产业”
村子美了,致富之路就更通畅了。庄子田村结合喀斯特地貌的实际,大力发展种植仙人掌,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动员群众以土地流转方式入股合作社,让土地变“股权”、村民变股民。通过合作社抱团发展,庄子田仙人掌种植面积从700亩发展到3000亩,亩产也得到大幅提升。为提升庄子田仙人掌果的知名度,拓宽果子销售渠道,2022年8月,合作社以仙人掌的彝族语言“啊妞”申请成立文山菁啊妞农业有限公司,给仙人掌果打上“菁啊妞”品牌标签,在线下零售、批发的同时开设了线上销售,让“菁啊妞”远销北京、上海、广州等地。2024年,庄子田村还举办了开园采摘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让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了“菁啊妞”,喜欢上了“菁啊妞”。
庄子田村发展仙人掌种植业。
如今,走在庄子田村的村路上,道路干净整洁,一排排院墙整齐划一,座座农家小院错落有致,呈现出一幅“业兴、民富、村美、人和”的美丽乡村发展新景象。(供稿:云南省委文明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