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高校思政课以文化人-中国文明网

推进高校思政课以文化人

发表时间:2024-07-25 来源:中国社会科学网-中国社会科学报
字体:
打印: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立足新时代的文化发展实践,是对我国文化建设作出的重大理论创新,为丰富高校思政课教学内容提供了鲜活素材和精神指引,为推动高校思政课以文化人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文化滋养。

  马克思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一文中指出,“理论只要彻底,就能说服人。所谓彻底,就是抓住事物的根本”。推动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就是要深入学习和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深刻领会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深刻意涵,在此基础上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核心内涵、精神要义、思想意蕴、实践要求等融入高校思政课。当前,高校思政课(本科)设置了“思想道德与法治”“中国近现代史纲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形势与政策”等具体课程。这些具体课程在教学目标、教学任务、教学内容等方面既有普遍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既有各门课程的侧重点,也有彼此内在的相通性。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高校思政课不能“眉毛胡子一把抓”,要有的放矢、突出重点、分清主次、区别对待、精准滴灌。思政课教师只有遵循教学规律和育人目标,尊重各门课程的差异性,紧扣各门课程的课程特征,才能切实将习近平文化思想“溶解”到各门思政课程中,才能切实提升融入的科学性、精准性和系统性,不断增强思想性、理论性和亲和力、针对性。

  新时代,思政课教师要把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整体性、系统性、全面性的科学理论体系去学习、去把握,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坚守中华文化立场,凝聚中华文明的精神标识,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价值意蕴,尊重人类文明多样性以及与不同文明、不同国家的交流互鉴。思政课教师要深入研究高校思政课各门具体课程的教学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等,有计划、有目的、有步骤地推进习近平文化思想同各门思政课的有机融合和深度耦合,力求在知行合一的相融相长中激发青年学生学习研究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热情。

  将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思想道德与法治”课,就是要把“两个结合”“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中华文明的五个突出特性”“七个着力”以及阐释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文化文艺工作的重要方针、政策和原则等内容有机融入“中国精神是兴国强国之魂”“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投身崇德向善的道德实践”等章节的教学设计和讲解中,引导学生艺德兼修,知行合一,满足青年学生思想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成长的需要。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要以大历史观坚持中华文化主体地位,深刻把握习近平文化思想的演进脉络和生成规律,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置于中华民族的文明史、世界社会主义的运动史、中国人民自近代以来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的奋斗史、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发展史、改革开放以来的探索史中学习探究,放到世界历史的时空坐标中加以审视解读,以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透彻分析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历史规律。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课,就是要重点讲好习近平文化思想的哲学意蕴、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以及习近平文化思想对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的原创性贡献等内容,用通俗易懂的话语生动阐释习近平文化思想,以习近平文化思想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作为“桥梁纽带”,用平实朴素的语言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化繁为简,并结合大量生动鲜活的案例,让青年学生深切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真理光辉和磅礴伟力。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就是要重点讲好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于文化建设规律认识的深化,以及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引导学生深刻感悟习近平文化思想茹古涵今、守正创新的真理魅力,帮助青年提振文化自觉、树立文化自信。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课,就是要重点把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内涵、生成逻辑、价值意蕴、鲜明特质、实践要求等融入“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教学单元,通过系统化梳理、精准化阐释、具象化演绎,使青年学生正确认识习近平文化思想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在的逻辑关系,进一步深化对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科学认识和全面理解。

  把习近平文化思想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时,可以将“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等内容作为教学专题进行系统讲授,向青年学生讲明白习近平文化思想“明体达用、体用贯通”的理论品质,讲清楚习近平文化思想在党的宣传思想文化事业发展史上的里程碑意义,讲透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董静/扬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苏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扬州大学理论研究基地)

【责任编辑:杨荃】